时间:2022-10-02 03:24:32 | 浏览:577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黄河故道出佳酿,葡萄美酒名远扬。4月19日—21日,一场国际性葡萄酒行业盛会,在民权县黄河故道产区举行。
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葡萄牙、德国等国家的代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官员、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专家、国内几大葡萄酒产区代表以及葡萄种植、生产、营销、设备、辅料等相关企业负责人、行业媒体记者等近300人参加了研讨会。
两大权威机构领衔,会议主办阵容强大
据悉,本次“第十二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暨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由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丘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承办方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民权县人民政府、OIV亚洲葡萄与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等。作为民权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的领军企业,天明民权葡萄酒有限公司以协办方现身会场,为会议成功举办付出了诸多努力。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是一个由符合一定标准的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国组成的政府间组织,主要任务是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葡萄酒贸易、讨论科研成果、制定符合国际葡萄酒发展潮流的技术标准等。1924年11月29日创建于法国巴黎,是国际葡萄酒业的权威机构,也是ISO确认并公布的国际组织之一,世界产葡萄国家95%以上都参加了该组织,目前拥有法国、意大利等49个成员国。
另一个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在国内各大高校中多年稳居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成立于1994年4月20日,是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生产、销售、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也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理事单位。
其他主办、承办单位还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联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葡萄酒现代产业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同样都是国内葡萄与葡萄酒行业的权威学术机构。
四任院长齐聚中原,嘉宾团队星光熠熠
4月20日,会议开幕式举行。省白酒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姚延岭,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商丘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工信局局长刘明亮,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袁鸿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玉林等政府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出席。
与会的葡萄和葡萄酒专家学者同样星光熠熠,有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江南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教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刘俊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卢江教授,浙江大学焦晨研究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刘俊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崇怀、刘三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代占武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振文教授,宁夏大学张军翔教授,法国波尔多大学Pierre-Louis Teissedre教授,德国盖森海姆大学Manfred Stoll教授等。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生产、销售、教学、科研工作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四任院长齐聚民权,共同助力本次研讨会,他们分别是:首任院长李华教授、第二任院长王华教授、第三任院长房玉林教授、现任院长刘树文教授。
开幕式上,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代表地方政府和主办方,为受邀参会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专家、学者颁发了发展顾问聘书。
政府助力企业给力,“红酒民权”受到肯定
民权是全国四大葡萄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的核心地带,这里地处黄河故道,空气新鲜气候适宜,土壤松软肥力充足,日照充足,降雨丰沛,给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民权葡萄酒与众不同的品质。早在1954年,民权便开始了葡萄种植,1958年,经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在民权建设了第一家新中国直接投资的葡萄酒厂,当时所生产的葡萄酒,3个产品获国家优质称号,5个产品获部级优质称号,15个产品获省优质称号。
上世纪80、90年代,民权葡萄酒曾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在全国葡萄酒行业和消费者的心目中享有盛名。近年来,民权以“传承荣耀、再创辉煌”为使命,根据国际、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形势,对民权葡萄酒的复兴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做了新的规划和调整,再图民权葡萄酒振兴。
据会议组委会一位负责人介绍,本次会议是第一次来到河南、来到民权,之所以把这场国际性的葡萄酒学术会议放在这里,一是因为黄河故道产区是国内十大葡萄酒主产区之一,历史上也是新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奠基地和发源地;二是因为近年来,以天明民权葡萄酒为代表的当地企业稳健发展,给振兴和壮大黄河故道产区带来了新的希望,两大主办方——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想给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发展提供一些助力;三是因为商丘市政府、民权县政府以及天明民权葡萄酒的积极和诚意,多次和组委会对接、申请,作为唯一获得黄河故道原产地认证企业的天明民权葡萄酒,积极参与会议的组织和协办,最终促成了各方的牵手和合作。
会议开幕前,陈坚院士、李华教授等一行,还专程来到天明民权葡萄酒民权沙普国际酒庄,举行了第十二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葡萄纪念园揭幕仪式,并种下寓意希望的葡萄树,为天明民权葡萄酒的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天明民权积极助力,黄河故道前景可期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地服务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国现代葡萄酒产业和乡村振兴建设。
会议最后一天推出的“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姜明在代表协办方天明民权葡萄酒发言时表示,民权葡萄酒厂是新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一个葡萄酒厂,曾经是民权人的骄傲,是商丘市乃至河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2018年年初,天明集团接手民权葡萄酒,也接下了复兴民权葡萄酒的梦想,天明人下决心要把民权葡萄酒做好,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未来发展的引领者。
姜明还充满激情地说,借助本会议,要把黄河故道产区打出来,把民权、河南红这两个品牌打出去;把产品做好,把一产的种植、二产的生产、三产的流通、四产的数字和科技,一产二产三产四产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见证了会议盛况后,姚延岭对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他表示,葡萄酒产业是豫酒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以民权县为代表的黄河故道葡萄酒生产基地是全国十大葡萄酒生产基地之一,历史上曾创造过诸多辉煌、培育过一系列知名葡萄酒品牌,而本次会议在民权召开,为培育和提升民权葡萄酒市场竞争力,加快葡萄酒产业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和助力,希望大家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黄河故道葡萄酒产区社会知名度,助力产区葡萄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豫酒振兴”步伐。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太空旅行团”Ax-1四名太空游客即将离开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当地时间4月15日,NASA宣布,四名“私人”宇航员预计美东时间4月19日10时35分脱离国际空间站,开启返程之旅,最早4月20日7时19分溅落佛罗里达海岸。
2021年,对于华人们来说真的是最难的一年,原本以为2020年疫情爆发第一年会是最难的,却没想到今年才到达一个新高...不仅仅是海外华人回国更难了,国内的大家想要出国也难了,留学生成为最大的影响群体之一。为何这么说?今天这篇可以带你看明白。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高增平)8月19日,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在中国杏花村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开幕。各类酒行业协会代表、名酒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云集山西汾阳,共话酒业发展。吕梁借助“杏花村酒博会”这一舞台,按照“以酒为基、以旅
华夏酒报记者 卞川泽原料成本不断增加,高端化发展趋势需要等因素影响,啤酒涨价已经成定局,且很多企业早就开始了一波甚至几波涨价的操作。截至10月31日,A股7家啤酒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披露完毕。从经营数据看,前三季度6家营业总收入正增长;1家营业
11月20日13时,由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承建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工程第一块底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19日21时,随着泵车的“阵阵呐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项目第一块地下室底板开始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的门户,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的一座大型民用机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今天给大家带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整体情况介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北部,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镇交界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IATA代码:CAN;ICAO代码:ZGGG,通称:广州白云机场、广州机场,简称:白云机场,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民用机场,地处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花山镇、花东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30公里,于200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获悉,在全球发生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机场的排位位居第一。根据2019年度全球客运前20名机场已经公布的数据,就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表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目前高过世
12月14日上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来今年第7000万名旅客,标志着白云机场成功晋身全球“七千万级旅客出行俱乐部”,成为继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万人次后实现的又一次千万级跨越,是白云机场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世界一流航空枢
5月22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联合发布《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继去年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后,今年5月22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再次升级发布《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大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