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位潮籍的华侨企业家,他所创造的葡萄酒品牌驰名中外,他是“实业救国”中的最重要侨商代表之一,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他既是实业家,同时也是慈善家,他就是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振勋。张振勋,字弼士,出生于广东大埔县(今广东省梅州市...
有一位潮籍的华侨企业家,他所创造的葡萄酒品牌驰名中外,他是“实业救国”中的最重要侨商代表之一,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他既是实业家,同时也是慈善家,他就是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振勋。
张振勋,字弼士,出生于广东大埔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十几岁便下南洋谋生。1858年,他来到荷属巴达维亚城(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起先在华侨所开的纸行当店员,后来凭借自身商业才能经营米店、酒行等。后来事业不断扩大,他不仅在马来西亚创办采掘锡矿的东兴公司;还与张煜南、张鸿南兄弟合办裕昌、广福两家远洋运输公司,逐渐成为了南洋侨商中的佼佼者。
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振勋从法国领事处得知中国烟台葡萄可酿造上等名酒。经过复杂的考察和论证,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尝试,张振勋先后聘请多国酿酒师,重金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引进优良葡萄品种,最终建立起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技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其所酿出的葡萄酒在中外博览会中屡获金奖。孙中山先生品尝过张裕葡萄酒后,写下“品重醴金”四个字,并邀请他出任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等职。
张振勋不仅是一位商业奇才,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侨领。他在印尼巴达维亚城建立中华会馆,创办的垦殖公司中招收的大多是同乡,以及被“卖猪仔”到南洋的华工。他还在当地捐款建立社团庙堂,团结华侨,互帮互助。他积极推动豁除海禁和保护华人回国事宜,晚清新加坡外交官员薛福成根据其此动议作《清豁除海禁招徕华民疏》,并得以实施。张振勋本人也被委任为清政府驻槟榔屿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张振勋还十分重视华侨教育,在槟榔屿开办中华学校,并且创办了新加坡第一家学校——应新华文学校。
张振勋亦商亦官,在清末和民初均被委以重任,主要负责督办铁路、工商业、涉外商务和华侨事务等。任职其间,他主张抵制洋货,以商战收回利权;并且自己身体力行,积极投资于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在“保路运动”中,他与张煜南、张鸿南合力出巨资认购股份,并在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向美国华美公司赎回了全部路权,使粤汉铁路得以继续修建;同时他招徕华商等扩建粤汉铁路支线广三铁路,促进了南北商品物资交流。
张振勋个人对祖国的投资,也遍及广西、山东以及广东多地。
在公益方面,1900年,黄河决口成灾,张振勋在南洋招募到百万银两赈灾,清廷为此赠予他“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牌匾。在教育方面,他出资修建了汕头“育善堂”,并捐巨款资助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办学。此外,他还曾资助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并暗示其在南洋所属各企业,要支持海外民族革命活动。张振勋去世后,孙中山先生送挽联赞其:“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张振勋曾专门上书清政府,全面阐述了吸收利用侨资,振兴中国工商业的主张。其中对海外华侨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见解和理念,至今仍体现在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的实践中。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